在強力“打虎”“拍蠅”讓官員“不敢腐”的同時,一系列治本之策也在推進。專家表示,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治本最終要靠制度和法治,今日啟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料將在推進依法反腐上有所作為。(10月20日中新網)
反腐問題不是近期才提及,腐敗一直是一個歷史社會頑疾,古代有近代有,中國有外國也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旗幟鮮明地表示堅決抵制腐敗,并在反腐的路上一直沒有停歇。習總書記曾說過“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這也表明了新一屆中共中央政府對腐敗的態(tài)度,十八大之后的鐵腕也彰顯了中央對反腐的決心和信心。
這兩年來,刮骨療傷般的反腐風暴席卷中國大地,僅僅中紀委網站上就公布了近700例官員被調查或被處理,其中省部級及以上高官就多達55名。中央在強力“打虎”的同時也不放過任何“蒼蠅”,因此而受到懲處的基層官員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正是在這樣的高壓態(tài)勢下,警醒了全國的黨員干部“腐敗絕不能有”,但是“不敢腐”只是去其病癥,如何治其本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以“不能腐”的制度防腐到“不想腐”的思想拒腐,或將成為中國新一輪反腐的起點。在筆者看來,建立健全中國的法律監(jiān)督體系勢在必行,在重拳出擊治理腐敗蛀蟲后,如果不從制度上嚴格要求,從監(jiān)督上嚴格把關,把權力緊緊鎖在籠子里,腐敗一定會反彈,且會約談越猛,到時的中國或將岌岌可危。中國現(xiàn)在在“不敢腐”的道上開辟了一條光明之路,就應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與腐敗斗爭到底,真正實現(xiàn)“反腐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的諾言,將反腐作為工作的常態(tài),而這一切的實現(xiàn)與完備的法律體系緊緊相關。
讓我們期待,四中全會在推進依法反腐上有所作為。
作者:水冰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