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央視新聞”消息,7月3日,河北廊坊文安縣建設局局長邵俊德率副局長等人接受當?shù)匾淮逯Р繒浹缯?,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工作日午間飲酒,導致當?shù)匾淮逯Р繒洀埾偎劳觥?日,文安縣紀委決定免去邵俊德職務,其他人員停職檢查,目前廊坊紀委已介入調(diào)查。(7月14日新浪網(wǎng))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對于死者張希勝的遭遇深感痛心和惋惜。村支部書記張希勝飲酒死亡這件事就清楚的讓我們看到了喝酒的危害,筆者在此要給那些經(jīng)常喝酒陪酒的同志一句發(fā)自內(nèi)心的忠告:“珍愛生命,遠離酒場”。酗酒屬于人際交往中的陋習,但在一些地方包括一些官員身上卻屢見不鮮,或打著“公務”幌子,或以私人感情為名,諸如“接待酒”、“招商酒”、“酬謝酒”等等。筆者不禁感嘆,村支書陪酒醉亡,“酒精”考驗何時休?
文安縣建設局官員們不僅午餐接受他人宴請飲酒,而且還致當?shù)匾淮逯Р繒洀埾偎劳?。類似干部吃請醉亡事件并非只此一件,曾有黑龍江副省級干部付曉光因私公款消費,大量飲酒并造成陪酒人員“一死一傷”;安徽潁上國土局干部要求辦事群眾“請客求人”,“喝多了”的王某被遺忘在車里,被發(fā)現(xiàn)時己高溫中暑脫水死亡;蓬安教育局副局長到中華小學檢查工作,中午吃飯時學校班子成員給局座敬酒,教導主任不勝酒力醉死。緣何在當下中央嚴厲“反四風”之時,尚有類似“酒精”考驗的事件屢屢發(fā)生呢?
長久以來,“久經(jīng)考驗”一直被解讀成“酒精考驗”,并演變成為一種獨特的官場文化,酒也不再是酒,而成了一種人際交往的工具,人們在酒桌上往往喝的不是酒,而是關系。調(diào)侃這股“酒文化”的段子,比如“領導干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干部不喝酒,一點信息也沒有;基層干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紀檢干部不喝酒,一點線索也沒有”、“能喝半斤喝八兩,這個干部能培養(yǎng)”等等也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