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旅游 > 正文

南部縣完善基礎設施 發(fā)展致富產業(yè) 改善居住條件
2015-11-18 10:45:06   來源:中國登封網   評論:0 點擊:

去年7月,南部縣從縣級部門、醫(yī)院、學校和企業(yè)選派100名干部到該縣100個重點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隨后,該縣又選派98名干部到98個一般貧困村

去年7月,南部縣從縣級部門、醫(yī)院、學校和企業(yè)選派100名干部到該縣100個重點貧困村任“第一書記”。隨后,該縣又選派98名干部到98個一般貧困村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第一書記” 上任后都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11月17日,記者來到該縣部分貧困村進行探訪。

夯實基礎 修通336公里村道水泥路

  當天,記者在該縣謝河鎮(zhèn)六家井村看到,該村“第一書記”胡光林正在新打的水井旁了解水質情況。

  “主井深15米,備用井深38米,現在已經基本達到了要求深度。我們將盡快完成井內的加固等工作。”現場一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口井的水質好,水量也很充足,春節(jié)前,附近村民就能吃上放心水了。

  “今后再也不用擔心吃水難了。”該村村委會主任張懷丁告訴記者,該村新打的兩口水井投入使用后,全村人畜用水難問題將成為歷史。

  “到六家井村任職后,我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把工作重點放在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huán)境上。”胡光林說,去年11月,他帶領全村干部群眾用了5天時間,集中清理了房前屋后和田邊地角的垃圾雜草,整治了村容村貌;今年,他通過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發(fā)動群眾投工投勞,先后修通了近5公里村道水泥路,維修、加固水庫1個,修建堰塘3口,新修水渠1.8公里等。

  隨后,記者來到大堰鄉(xiāng)封坎廟村,施工人員正在修建村道。“這條村道全長2.1公里,是通往鄉(xiāng)上的一條主路,預計年底前建成通車。”該村“第一書記”李翼宏介紹,近期,該村還將修建1.5公里通組路、5公里入戶路、1公里環(huán)湖公路和3口堰塘。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縣198個貧困村新修村道水泥路336公里,入戶路820公里,整治維修小型水利設施318處,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發(fā)展產業(yè) 培育種養(yǎng)專業(yè)戶180戶

  “大家把樹苗領回去后,一定要搶抓有利時機,及時栽種。”當記者來到碑院鎮(zhèn)林壩村時,該村“第一書記”張浩正在給村民發(fā)放脆香甜柚、琯溪蜜柚等樹苗(如圖)。

  記者在張浩的帶領下,來到村民張定科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他家院子里的一片小果園。樹上,金燦燦的柑橘高掛枝頭;樹下,成群結隊的雞仔正在覓食。張浩十分關心地問道:“老張,你現在養(yǎng)了那么多雞,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沒啥困難,謝謝張書記。”看到張浩到來,張定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來。據介紹,今年3月,張浩送給他160只雞苗,經過精心飼養(yǎng),已于上個月賣出,收入8000多元。隨后,張定科又購買了500多只雞苗,飼養(yǎng)到年底全部賣完,可以收入近3萬元。

  “胡江南家養(yǎng)了12頭牛,謝元文家養(yǎng)了4頭母豬和300多只鴨……”談到該村貧困戶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的事例,張浩如數家珍。

  “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山上,我們只能‘靠吃山’,做好‘山’文章。”張浩說:“接下來,我們將在山上土質較好的地方種植150畝果樹,并引導村民搞家庭小養(yǎng)殖、小作坊、小買賣、小庭院。”張浩說。

  “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fā)展‘四小’工程既符合農村實際,又能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引導他們盡快脫貧致富。”該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該縣組織、引導貧困群眾種植果樹680畝,培育種養(yǎng)專業(yè)戶180戶,發(fā)展庭院經濟近500戶。

改善居住條件 改造500戶危舊房屋

  “終于要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了。”近日,家住盤龍鎮(zhèn)玉龍山村的馬明秀特別高興,自己多年的心愿即將實現了。

  “馬明秀家的情況非常特殊。她家有兩個殘疾人需要照顧,家庭條件較差。之前,一家人一直住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修建的土墻房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已經成為D級危房。”該村“第一書記”王斐介紹,今年6月,馬明秀在南充市委政法委的幫扶下,申請危房改造資金,自籌部分資金,終于在原宅基地上修建起一棟兩層樓的小洋房。

  離馬明秀家不遠處,該村貧困戶任仕新家的危舊房也已經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正在修建的新房。

  “馬明秀和任仕新家只是我們村實施安居扶貧工作的一部分。”王斐說,通過群眾申報和調查走訪,該村確定了71戶C、D級危房和2戶無房戶,并幫助他們申請危舊房改造和異地搬遷幫扶資金,重新改造、興建住房。同時,該村還充分利用閑置的辦公資源,將其改建成日間照料中心,為高齡、“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務。

  “幫助貧困群眾,讓他們有房可住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據該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走訪排查,該縣共有1.3萬戶貧困群眾的住房為C級以上危房,目前,該縣已完成500戶危舊房改造工作。

相關熱詞搜索:南部縣 基礎設施 條件

上一篇:太原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激發(fā)社會活力全面加快養(yǎng)老服務業(yè)發(fā)展
下一篇:安遠草根明星領跑“模范工程”建設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登封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登封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登封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登封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